聖母瑪利亞之家 Virgin Mary's House
雖然土耳其是穆斯林國家,卻有為數不少的其他宗教的古蹟和遺址︒
距離以弗所遺址不遠處的 Meryem Ana Evi(Mother Mary's House),據說是聖母瑪利亞晚年最後的居住地。
遺址在十九世紀被發現,也是據說曾經被一位德國修女 Anne Catherine Emmerich 在異象中所見,後來才在數年後被發掘出來。天主教會的態度是並不否認也不承認此地的真實性,但已有數位教宗拜訪過此處。每年也都有無數的朝聖者會來拜訪這個遺址。
瑪利亞晚年是不是真的跑來土耳其隱居其實沒人能給個答案,但土耳其境內的確是有不少當年聖經裡曾提到的一些遺址;況且,土耳其距離以色列其實並不算太遠。如果 Dan Brown 的達文西密碼都可以把瑪利亞弄到法國巴黎或蘇格蘭了,土耳其相對來說還是近多了。
房子主建築其實是後來重建的,現今提供旅客及朝聖者參觀,並做為天主教的聚會所。裡面有個聖壇,上面有瑪利亞的塑像,但規定不能拍照,雖然有點可惜,但也許也是好事,眾人不能拿著相機四處東拍西拍,反而比較能以虔敬的心來感受難得的平和與安詳。也許,大家也可以體會體會當年瑪麗亞住在這個地方時的感覺(但第二次去時我還是趁四下沒人時偷拍了)。
房子外面還有兩個特別的景點,一個是綁滿了許願紙條的許願牆,另外一個是聖泉水牆,兩個都很受朝聖者歡迎。只是讓人很不解的是,為什麼許願紙條多半都是衛生紙ㄚ?是因為衛生紙是最容易取得的紙嗎?還是說這是傳統?不過這樣的許願牆下一場大雨不就都被沖走沖爛,什麼都沒了嗎?還是,這也是一種將眾人的祈願回歸大地/自然淘汰的概念呢?
第二次去聖母瑪利亞之家是跟朋友騎腳踏車上去的,說騎是好聽啦,其實從頭到尾都是牽上去的,從我們所住的 Selcuk 小鎮大約有七公里的路程,不過至少有六公里多都是上坡路,而且還滿陡的,所以我們這種肉腳當然根本騎不上去,雖然風景很美,但還是一面氣喘吁吁的牽車一面罵自己一定是瘋了才會做這種不自量力的事情(第一次是坐遊覽車,完全沒印象這段坡路這麼可怕);而且,光平時走路上山都很累了,我們還要牽著腳踏車,更是自找苦吃︒後來,這段路整整折磨了我們三四個小時︒不過,下坡可就快了,大概只花了十分鐘︒
那天晚上,要是沒去土耳其浴給蒸氣蒸一蒸順便按摩一下筋骨,痠痛到不行的全身可能會讓我們很想死︒
難怪那天早上租腳踏車給我們的人看來就一副很懷疑的樣子--真的要騎腳踏車上去?
他早該阻止我們的︒
距離以弗所遺址不遠處的 Meryem Ana Evi(Mother Mary's House),據說是聖母瑪利亞晚年最後的居住地。
遺址在十九世紀被發現,也是據說曾經被一位德國修女 Anne Catherine Emmerich 在異象中所見,後來才在數年後被發掘出來。天主教會的態度是並不否認也不承認此地的真實性,但已有數位教宗拜訪過此處。每年也都有無數的朝聖者會來拜訪這個遺址。
瑪利亞晚年是不是真的跑來土耳其隱居其實沒人能給個答案,但土耳其境內的確是有不少當年聖經裡曾提到的一些遺址;況且,土耳其距離以色列其實並不算太遠。如果 Dan Brown 的達文西密碼都可以把瑪利亞弄到法國巴黎或蘇格蘭了,土耳其相對來說還是近多了。
房子主建築其實是後來重建的,現今提供旅客及朝聖者參觀,並做為天主教的聚會所。裡面有個聖壇,上面有瑪利亞的塑像,但規定不能拍照,雖然有點可惜,但也許也是好事,眾人不能拿著相機四處東拍西拍,反而比較能以虔敬的心來感受難得的平和與安詳。也許,大家也可以體會體會當年瑪麗亞住在這個地方時的感覺(但第二次去時我還是趁四下沒人時偷拍了)。
房子外面還有兩個特別的景點,一個是綁滿了許願紙條的許願牆,另外一個是聖泉水牆,兩個都很受朝聖者歡迎。只是讓人很不解的是,為什麼許願紙條多半都是衛生紙ㄚ?是因為衛生紙是最容易取得的紙嗎?還是說這是傳統?不過這樣的許願牆下一場大雨不就都被沖走沖爛,什麼都沒了嗎?還是,這也是一種將眾人的祈願回歸大地/自然淘汰的概念呢?
第二次去聖母瑪利亞之家是跟朋友騎腳踏車上去的,說騎是好聽啦,其實從頭到尾都是牽上去的,從我們所住的 Selcuk 小鎮大約有七公里的路程,不過至少有六公里多都是上坡路,而且還滿陡的,所以我們這種肉腳當然根本騎不上去,雖然風景很美,但還是一面氣喘吁吁的牽車一面罵自己一定是瘋了才會做這種不自量力的事情(第一次是坐遊覽車,完全沒印象這段坡路這麼可怕);而且,光平時走路上山都很累了,我們還要牽著腳踏車,更是自找苦吃︒後來,這段路整整折磨了我們三四個小時︒不過,下坡可就快了,大概只花了十分鐘︒
那天晚上,要是沒去土耳其浴給蒸氣蒸一蒸順便按摩一下筋骨,痠痛到不行的全身可能會讓我們很想死︒
難怪那天早上租腳踏車給我們的人看來就一副很懷疑的樣子--真的要騎腳踏車上去?
他早該阻止我們的︒
留言
張貼留言